更新時間:2024-11-01 08:50:17 點擊次數:918 次
道路工程施工是一個復雜而系統(tǒng)的過程,遵循科學合理的施工順序對于確保工程質量、進度和安全至關重要。以下是道路工程施工通常的順序。
一、施工準備階段
規(guī)劃與設計交底
施工單位首先要熟悉道路工程的規(guī)劃設計文件,包括路線走向、橫斷面設計、縱斷面設計、路面結構設計、排水系統(tǒng)設計等。與設計單位進行詳細的交底,了解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,對設計文件中不明確或有疑問的地方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解決。
現(xiàn)場勘查
組織專業(yè)人員對施工現(xiàn)場進行全面勘查,了解地形地貌、地質條件、地下管線分布、周邊環(huán)境等情況。對勘查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進行記錄和分析,如地下管線與設計路線沖突、地質條件不良等,為后續(xù)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。
施工組織設計編制
根據工程特點、現(xiàn)場條件和合同要求,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。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施工總體部署、施工進度計劃、施工方法與工藝、資源配置計劃、質量安全保證措施、環(huán)境保護措施等內容。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各工序之間的銜接,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。
施工場地準備
清除施工現(xiàn)場的障礙物,如樹木、雜草、建筑物廢墟等。平整施工場地,修筑臨時道路、排水設施和臨時辦公、生活設施。搭建施工圍擋,設置警示標志,確保施工現(xiàn)場的安全和文明施工。
材料采購與檢驗
根據施工進度計劃,采購道路工程所需的各種材料,如水泥、鋼材、瀝青、砂石料等。對采購的材料進行檢驗和試驗,確保其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。建立材料管理制度,對材料的儲存、保管和使用進行嚴格管理,防止材料變質和浪費。
施工機械設備準備
調配和租賃道路工程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,如挖掘機、裝載機、推土機、壓路機、攤鋪機、攪拌機等。對機械設備進行調試和維護,確保其性能良好,運轉正常。制定機械設備操作規(guī)程和管理制度,加強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,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。
二、路基工程施工
測量放線
根據設計圖紙,使用全站儀、水準儀等測量儀器進行道路中線、邊線和高程的測量放線,確定路基的施工范圍和標高。設置控制樁和水準點,以便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測量和復核。
路基清表
清除路基范圍內的表層土、雜草、樹根等雜物,一般清表厚度為30-50厘米。將清表后的土方運至指定地點堆放,避免對環(huán)境造成污染。
路基填方
對于填方路段,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分層填方。每層填方厚度應根據壓實機械的類型和壓實度要求確定,一般不宜超過30厘米。填方材料應選用符合要求的土石混合料或砂性土,避免使用淤泥、腐殖土等不良土質。在填方過程中,要注意控制填方的含水量,使其接近z佳含水量,以確保壓實效果。采用壓路機等壓實機械對填方進行分層壓實,壓實度應符合設計和規(guī)范要求。
路基挖方
對于挖方路段,根據設計的邊坡坡度和高程進行分層開挖。采用挖掘機等機械設備進行開挖,同時配合人工進行修整。在開挖過程中,要注意保護周邊的環(huán)境和地下管線,避免對其造成破壞。及時對挖方邊坡進行支護和防護,防止邊坡坍塌。對挖方產生的土方進行合理調配和利用,盡量減少土方的外運和棄置。
路基處理
如果路基存在軟土地基、濕陷性黃土等不良地質條件,需要進行特殊處理。常見的路基處理方法有換填法、強夯法、灰土擠密樁法、水泥攪拌樁法等。根據地質條件和工程要求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,確保路基的穩(wěn)定性和承載能力。
路基排水
路基施工過程中,要重視排水系統(tǒng)的建設。設置臨時排水設施,如邊溝、排水溝、截水溝等,及時排除雨水和地下水,防止路基積水。排水設施的坡度和斷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,確保排水暢通。
三、路面工程施工
基層施工
路基驗收合格后,進行路面基層施工。常見的路面基層有水泥穩(wěn)定碎石基層、石灰土基層、二灰碎石基層等。根據設計要求,準備基層材料,進行混合料的拌和、運輸和攤鋪。攤鋪后,使用壓路機進行壓實,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。基層施工完成后,要進行養(yǎng)護,一般采用灑水保濕養(yǎng)護,養(yǎng)護期不少于7天。
面層施工
(1)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
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前,要對基層進行清掃和噴灑透層油或粘層油,以增強基層與面層之間的粘結力。
根據設計要求,進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,確定瀝青、石料、添加劑等的比例。在拌和站進行瀝青混合料的拌和,確保混合料的質量均勻穩(wěn)定。
使用攤鋪機將瀝青混合料攤鋪在基層上,攤鋪溫度應符合規(guī)范要求。攤鋪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攤鋪厚度和平整度。
攤鋪后,立即使用壓路機進行初壓、復壓和終壓,壓實度和平整度應符合設計和規(guī)范要求。碾壓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壓路機的速度和碾壓遍數,避免出現(xiàn)漏壓和過壓現(xiàn)象。
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完成后,要進行交通管制,待路面溫度降至50℃以下后方可開放交通。
(2)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
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前,要對基層進行檢查和驗收,確?;鶎拥钠秸取姸群透叱谭弦?。
安裝模板,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,安裝位置應準確,模板頂面應與混凝土路面設計高程一致。
準備水泥混凝土混合料,進行拌和和運輸。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,拌和要均勻,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。
將混凝土混合料攤鋪在模板內,使用振搗器進行振搗,使混凝土密實。振搗后,使用抹光機進行抹面,使路面表面平整光滑。
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完成后,要進行養(yǎng)護,一般采用覆蓋保濕養(yǎng)護或噴灑養(yǎng)護劑養(yǎng)護,養(yǎng)護期不少于14天。在養(yǎng)護期間,要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,避免對路面造成損壞。
四、附屬工程施工
人行道施工
在路面工程施工的同時或之后,進行人行道施工。首先進行人行道基層的施工,一般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穩(wěn)定碎石基層?;鶎邮┕ね瓿珊螅佋O人行道磚或預制混凝土板。鋪設時要注意磚縫或板縫的均勻一致,表面平整。同時,設置盲道、緣石等附屬設施,確保人行道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。
路緣石施工
路緣石是道路路面與路肩之間的分界石,其施工應在路面基層和面層施工過程中穿插進行。根據設計要求,選擇合適的路緣石材料,如花崗巖、混凝土預制塊等。路緣石的安裝要牢固,線形順直,頂面平整,與路面之間的縫隙要均勻。在路緣石